找到相关内容77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布施较财布施更殊胜的原因

    除嗔心和愚痴,由此法师来世辩才无碍;众生闻法生信除疑,由此法师来世信心明了。”如果能教化他人,则具足布施、持戒、多闻、智慧,应当依此类推。   总之,法布施是能含摄无量利益、无限深远利益的大总集布施...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布施|弘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2461524532.html
  • 居士婚姻两性观(三)-—居士修行可成就

    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药师山 紫云居士

    |婚姻|居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11375735625.html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彭措也曾说:“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修行者必须了达大圆满前行。”本人曾于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与堪布德巴仁波切前聆听过多次口传及窍诀,同时对本法生起了极大信心,受益非浅。  一九九零年,国外莲花光翻译小组...

    郭元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3038896.html
  • 禅定实修

    压力:生活的压力来自内心的散乱,以及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禅坐可以静心息虑,找回自性,帮助我们辨别邪正,厘清错误,压力也就自然消除。  2.增进身体健康: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现代的医学证明,人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1841145.html
  • 三论宗八不中道说

    俗之中道实相。  二者,不常不断,断常是二边之见,今言不常不断者是破二见而表中道。因为外人执一切法生是常义,一切法灭是断义,而不知因缘生灭。今明因果是依因缘而起的假名,不可说定是常定是断。即是随世俗谛...

    理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946695.html
  • 学佛重在实践

    一般人以为“信佛”就是“学佛”,其实不然,因为信佛的人不一定都能学佛,然而学佛的人则一定要先信佛。为什么呢?其对于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以及善恶因果业报,如有一法心怀疑惑不能彻底信受,则不能说是正信佛弟子,何况学佛?若已出家入僧学佛,而不信受一切佛法,其人则不能说是沙门弟子。因此不论信众或僧众,凡是不信因果业报及不信一切佛法,此人便是无因果者。《大乘起信论》卷下说:“若于此(佛)法生诽谤者,获无量...

    三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146973.html
  • 佛教能净化心灵

    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又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4666030.html
  • 谈善恶有报

    的所得或所失,因此能够转依于如来藏的清净自性,从此以后息灭贪、嗔、痴,不再于世间法生起严重的执著;从此以后可以随顺于世间法”。(引文摘自萧平实的《随缘》) 既然如此,您还有必要执著于烧香拜佛灵不灵验吗...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0476624.html
  • 禅修——人生的一道光明

    压力来自内心的散乱,以及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禅坐可以静心息虑,找回自性,帮助我们辨别邪正,厘清错误,压力也就自然消除。 2. 增进身体健康: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现代的医学证明,人类的身体疾病,...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4576662.html
  • 五台山“睡佛”

    见地是牛粪,因此你看禅师也是牛粪。禅师的境界自然高出你许多”。心生种种法生,你心中有什么,看到的自然是什么。同是面对一轮落日,心境不同的人,其感受会有天壤之别。我想,对于五台山“睡佛”的看法,其实反映...

    刘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4080267.html